新型肺炎怎么预防?听听钟南山怎么说

新型肺炎怎么预防?听听钟南山怎么说

• 2020-02-01 • 726

2020年所有中国人,都满腔热血的准备迎接我们一年一度的春节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冠状病毒的出现打破了我们的计划,同时也牵动着大家的心。几天内,上亿元的捐助资金和来自我国各省的医疗救护人员赶往武汉,与病毒斗争!在这里,我们库车西域行旅行社首先向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表示崇高敬意!同时我们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挺过这个难关!最后我们今天将终南山先生的预防肺炎的建议整理出来给大家,希望大家都看看,做好预防工作,平时没事儿少出门,若要出门务必戴好口罩,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不要恐慌,配合相关工作人员的相关安排,我们一起期待打败病毒的那一天!

  1. 早发现早隔离是最有效的防控手段。  钟南山表示,到目前为止,疫情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连锁反应,但仍然要非常小心,因为谁都不敢保证不会出来一个超级传播者。    钟南山强调,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早发现早隔离。“发现了,就隔离!只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及时被隔离,后期病人就会少很多。”他说,要尽可能减少传播,传播的病人越少,出现“超级传播者”的几率就减少。

  2. 关于治疗:已有几种药物准备用于临床治疗。钟南山介绍,目前,已有几种药物准备用于临床治疗,“已经确认是安全的,但具体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患者呼吸道里的病毒载量是多少,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其影像变化又是怎样的?把这些问题都弄明白了,很多东西就能够搞清楚”。

  3. 重视防护,但不必恐慌。“我们需要重视防护,但也不必恐慌。”钟南山也提醒大家,在春节期间只要注意防护,就可“安全过年”。“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出门戴口罩,在室内注意通风,勤洗手,多运动,少熬夜。健康年才是幸福年。”

关于孩子

在此前,儿童被认为是「不易感人群」,却被一些谣言散布者解读为「儿童不会感染」,误导了很多家长。 1月25日,广西出现了2岁新型肺炎确诊案例。

  1. 孩子的口罩怎么选? 通常来讲,1 岁以下的孩子不适合戴口罩。  口罩多少会造成孩子呼吸不畅,太小的孩子还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容易导致孩子明明已经很难受了而大人却还不知道的情况。  病毒当前,保护孩子不受病毒入侵是第一要务,在确保孩子可以接受的情况下,1 岁以上的孩子外出时都应该佩戴口罩,并且家长应注意检查孩子的呼吸情况。虽然 N95 病毒防护力最佳,但是透气度也最差,不适合孩子使用。  一般儿童防飞沫口罩就具有一定防护作用,棉布、海绵口罩阻隔性欠佳,同样不推荐给孩子使用。所有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需要定期更换。不管外科还是医用防护口罩,口罩变湿或者被分泌物污染就换掉。市面在售的口罩,按照年龄主要分成 1~3 岁和 4 岁以上两种选择,家长要根据年龄选择合适宝宝大小的口罩。佩戴前拉开口罩的褶皱,跟孩子的脸型契合,再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这样防护性会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已经生病,出现异常烦躁或是异常安静的情况,最好不要戴口罩,以免给家长和医生观察孩子的状态造成困难。  

    孩子避免感染最好的方式仍然是在这段期间避免外出,避免和外来人群的直接接触,口罩是万不得已时的选择。   

  2. 如何给宝宝物品消毒?  关于如何消灭新型冠状病毒,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表示,病毒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56 ℃ 30 分钟,冠状病毒就死亡了。  除了高温外,乙醚、75% 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还有过氧乙酸等等,这些溶剂都可以有效地灭活病毒。日常生活中,我们优先推荐 75% 的乙醇(医用酒精)和含氯的消毒水(一般是指次氯酸钠「84」这类无机消毒液)擦拭地面、家具等。乙醚这类物质在生活中较难取得,而过氧乙酸因为气味较重,不建议在家里使用。但是因为使用浓度低,效果足够好,如果有条件,公共场合还是应该建议使用。对于孩子的常用物品,奶瓶、奶嘴等耐高温的,可以浸没在汤锅中煮沸超过 30 分钟或蒸汽蒸 5 分钟,就可以完成消毒。不耐热的玩具等物品,可以通过用酒精棉擦拭玩具表面的方式消毒。孩子的衣物或者毛绒玩具,可以加入一定比例的消毒液清洗,来达到消毒的效果。使用消毒产品时,务必要避免沾到孩子的眼睛和嘴,消毒后也要尽量静置一段时间,让刺激性物质挥发充分后,再与孩子接触。   

  3. 如何给宝宝洗手?   一般来讲,用流动的水和香皂洗手 15 秒,可带走手上 90% 的细菌,持续洗 30 秒(和孩子一起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可将手上 99.9% 的细菌全部带走。  所以,不管到什么时候流动清水冲洗 + 香皂的方式都是首选。普通香皂和杀菌香皂在对抗冠状病毒方面,杀毒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有时候,不合适的抗菌成分还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影响,比如,两种被美国  FDA 拉入黑名单的 「三氯生」「三氯卡班」。做到有效的手部清洁要遵循以下 12 个字:勤洗手、半分钟、流水洗、要擦干。洗手结束后,家长要帮助孩子检查是否彻底冲干净肥皂泡,再擦干双手,以免潮湿的皮肤滋生病原菌。

  4. 怎么选择宝宝免洗洗手液?  出门在外,可以选择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或者消毒湿巾救急。武汉同济医院感染科主任宁琴医生提到,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和乙醚,乙醚和75% 的酒精可以有效灭活病毒。挑选儿童免洗洗手液时,要确保洗手液酒精含量至少要超过 60%,70%~80% 消毒效果更佳,并且在有条件的时候,尽快用香皂和水洗手。   除此之外,给孩子使用含有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 幼儿必须在家长的看护下使用;②按照产品说明书合理用量,一般不超过 1 元硬币大小(直径约 24 mm);③ 双手揉搓直到手部干燥,大约 20 秒,注意指缝、指尖等部位都要充分覆盖到;④ 注意看护孩子不要吃手、揉眼睛,以免酒精中毒;⑤ 保管时,务必将免洗洗手液放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并且远离火源。 

  5.  带宝宝出门怎么防护?  少出门比什么都好!如果必须要出门,尽量打车或自驾,少乘坐公交、地铁等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工具,如果路程近,步行是最佳选择。  大人和孩子都要戴好口罩,保证及时更换的同时,不要用手触摸口罩外部,以免病菌转移到手部。随身携带免洗洗手液等消毒产品,在孩子触碰外界后及时消毒,消毒彻底前尽量避免孩子吃手、揉眼睛、鼻子。  到家后要及时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为宝宝更换外衣裤,大人也要一起更换,避免接触中将病菌传递给宝宝。 

  6.  宝宝饮食有什么要注意?  前面提到的,专家表明病毒本身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56 摄氏度 30 分钟,冠状病毒就死亡了。因此,在饮食上一定要注意食物要彻底煮熟,尤其是肉类和蛋类。并且,生熟食品要分别用两块切菜板和不同的工具进行处理,盛放生熟食物的碗也不要混用 ;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都要洗手;做好饭菜后洗完手再去接触孩子。另外,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所以千万不要将大人吃过的东西给孩子吃,也不要直接用嘴吹凉孩子的食物,这些过程都有可能在不经意中将病毒传染给孩子。条件允许的话,最好全家实行分餐制,避免交叉感染。 

  7. 孩子发烧咳嗽怎么办?需要去医院检查吗?  孩子出现发热和咳嗽不用过度紧张,疑似病例要同时符合这两点才能被纳入。  ①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 14 天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② 临床表现 发热(部分患者可无发热症状);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胸片或 CT 上看有肺炎);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如果没有满足这两条,就可以按照普通的呼吸道感染处理。当孩子发烧时,3 个月以下的宝宝,直接去医院交给医生处理。  3 个月后的孩子,精神状态不太好的时候,可以服用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6 个月以上的孩子还可以吃布洛芬(美林)。当孩子咳嗽时,一岁以下就是要保证液体量(奶量和 / 或水)的充足。大于 1 岁的孩子,还可以吃  2~5 mL 蜂蜜来缓解咳嗽。

  8. 必须带孩子去医院,如何做好防护?  大的原则是能不去就不去,一定要去的话,如果没有高危接触史,儿童医院或者综合性的医院儿科门诊都可以。最好先提前预约门诊号,如果只有急诊,可以带上水杯、退烧药、小毛巾小毯子、消毒酒精棉片、口罩、医保卡。同时注意手卫生,去公共场所或触摸公共设施后要注意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鼻子和嘴。 

孕妈妈要怎么加强防护?感冒发烧了怎么办?  孕妈妈平时要注意均衡饮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和锻炼。  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卫生,勤洗手,多喝水吃熟食,如果有条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另外,过年期间减少上门拜年,减少聚餐,尽量避免接触武汉的访客。尽量少出门,遇到产检等一定要出门的情况,一定要带好医用级别以上的口罩,随身携带免洗手液或消毒湿巾。如果出现了发烧咳嗽,要注意监测体温,如果有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要做好记录。但不要自行用药,避免掩盖病情,要直接前往产检医院接受分诊,医生会推荐安全性较高的孕期用药。如果准妈妈症状比较温和,也没有肺病、心脏疾病、肾功能衰竭、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疾病,最好在家中隔离,避免医院内的交叉感染。病毒无情,疫情凶险,我们没办法站到前线上,但至少我们可以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保护好孩子。  

最后,库车西域行旅行社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度过这个“假期”。

库车西域行旅行社有限公司(主营库车旅游)成立于2018年11月,公司(最初)注册资金为人民币五百万元,是以旅行服务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服务专业周到、信誉好,服务于广大旅游的社会各界朋友,旅行、国内旅游、入境旅游、旅客票务代理、汽车租赁请到库车西域行旅行社有限公司,您的放心之选。

关注我们

  • 微信公众号